语言赋能促振兴 青春聚力谱新篇
——我校五支团队投身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暑期社会实践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指示,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2025年暑期,我校积极响应教育部、国家语委号召,组织五支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,分赴和田地区、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等地,扎实开展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实践期间,学校“语润和田筑梦”“数字巴音布鲁克”“石榴花开”“语润昆仑”“籽籽同音”五支团队结合各自服务地的实际,深入基层一线,围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、教育帮扶、文化浸润和产业赋能等重点内容,以多元形式推动普通话普及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开展了系统而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,为当地发展注入青春动能。
推普一线展担当,多维赋能促振兴。各团队立足当地实际,探索“推普+”多元路径。在洛浦县加依艾日克村,“语润昆仑”团队通过“七彩假期”公益课堂、国家通用语言辅导、诗朗诵比赛等活动,有效提升了村民的普通话应用能力;在巴什克依阔村,“语润和田筑梦”团队创新开展“声动洛浦”语音训练营和“诗韵洛浦”诗词课堂,并融合反诈宣传,增强了村民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;在喀拉克尔村,“籽籽同音”团队通过非遗体验、书法课堂、文化墙绘制等活动,推动普通话学习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;在博湖县,“石榴花开”志愿服务队结合当地旅游资源,开展“推普+电商”“推普+非遗”等活动,助力文旅融合发展;在巴音布鲁克,“数字巴音布鲁克”团队运用AI融媒技术开发文创产品,推动“普通话+科技+文旅”融合,为当地旅游产业注入新动能。
实践育人显成效,青春力量绽芳华。大学生志愿者们深入田间、农户、牧区,与村民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,真切感受乡村发展脉搏。他们发挥专业特长,设计教学课程、开展调研访谈、制作宣传视频,不仅锻炼了组织协调、沟通表达等综合能力,更增强了服务基层、奉献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。许多队员表示,这次经历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投身边疆教育、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。
据统计,五支团队累计开展推普活动覆盖群众逾千人次,发放推普手册、反诈宣传资料数百份,多项活动获县级融媒体及“石榴云”等平台报道,社会反响热烈。
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,我校始终坚持以语言为桥,以文化为媒,以青春之力服务乡村振兴。此次五支团队同步入选国家级实践项目并圆满完成使命,不仅是学校推普工作的重大突破,更是新时代青年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。学校将继续深化“推普助力乡村振兴”行动,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天山南北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。
(培训处干训中心 邢倩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