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,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范新兰教授为全校干部教师作“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,涵养教育情怀”的专题讲座。范新兰教授是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、自治区“天山英才”教育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,深耕教育一线三十余载,不仅在教学科研领域成果丰硕,其坚守初心、潜心育人的师德风范更广受师生赞誉。讲座由校党委副书记袁江峰主持,全体教职工参会学习。
讲座中,范新兰教授以清晰的逻辑框架,从教育家精神的提出、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、弘扬教育家精神涵养教育情怀的实践路径、教育教学故事微分享四个维度展开,围绕“坚定教育报国理想、践行因材施教方法、弘扬求是创新精神、彰显仁爱奉献情怀”的核心脉络,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与落地路径。范新兰教授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的教育实践,生动诠释了新时代师德的核心要义。
整场报告既有理论层面的深度解读,又有情感层面的共鸣传递,既展现了 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 的育人智慧,也彰显了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蜡炬成灰泪始干”的为师追求,为教职工加强自我修养、规范从教行为、提升育人能力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借鉴。
袁江峰副书记作总结讲话,就进一步巩固讲座成效、深化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四点要求:
一是要提高站位,深化认识。全体教职工需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工作的使命与担当,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政治高度,充分认识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教师成长、学生培养、学校发展的极端重要性,真正将 “学为人师、行为世范” 的要求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二是要对标先进,见贤思齐。要以范新兰教授等优秀教师为标杆,主动对照先进找差距、补短板,在日常工作中锤炼政治品格、提升道德修养、厚植教育情怀,努力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育人业绩。
三是要严守底线,筑牢防线。必须时刻绷紧师德师风这根弦,严格遵守《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之心,做到知敬畏、存戒惧、守底线,共同营造清正廉洁、风清气正的校园育人环境。
四是要融入日常,抓在经常。各学院、各部门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,建立健全日常监督与长效管理机制,推动师德师风贯穿教师招聘、培养、考核、晋升全过程,实现师德建设常态化、长效化。
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讲座为契机,牢记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的初心使命,自觉践行“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”的“四有”好老师标准,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每一堂课、每一次辅导、每一个教育细节中,全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为推动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。
(教师工作部 齐静)